您的位置: 首页 >> 榜样力量 >> 正文

榜样力量

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记我校首届郑德荣式好老师获得者化学学院刘群教授

  • 发布时间:2019-03-10
  • 浏览次数:

 

  在化学学院本科一年级新生的体验课上,有这样一位老师,面对学生青涩的提问,他总能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回答,在他的眼中,每一个问题都充满惊喜。这位主讲老师就是有机化学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刘群。在他的课上,没有枯燥的理论,只有奇思妙想和无数的问题。刘群老师认为,只有老师放开了,学生才会放开。虽然学生们会提出一些老师们认为千奇百怪的问题,但只要这千千万万个问题中有一个是真问题,它就值得思考。

  有机化学是一门复杂且多变的学科,要了然数以万计的化合物,并创造性地合成有价值的新物质绝非易事,随时会遇到瓶颈。从本科生的困感迷茫到博士生的实验设计,刘老师都会用孩子般的热诚对待学生的每个问题与成就。有一次,硕士生孙晓微的研究有了一个小小的成果,刘老师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二天就早早地去了实验室,兴奋地和她讨论起来。谈到此时,刘老师表示: “实验的结果特别好的时候,我自己都想跳起来。 ”

  在孩子们眼中,刘老师既是身正学高的长者,又是永远好奇的孩子。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孩子已经在自己的领域中坚守了三十年。

  1990 年,东师化学系毕业的刘群老师完成了赴英访问学者项目,毅然回到母校任教。然而当时,他所从事的有机化学在母校已经进入了人才断层的瓶颈期。刘老师回忆道:“因为老教师基本都退休了,新教师不断地出国。这个走廊,我走出去一看,几乎就没有人,所以那是最困难的时期。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有机学科面临人员和经费的双重短缺。两年,三万元经费,是刘老师想尽办法申请的科学基金,但是对于许多复杂的反应,仍然是捉襟见肘。可刘老师却坚信,只要方法正确,即使是简单基础的实验,也能创造有益社会的价值。化学学院教授张前介绍到:“虽然我们当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刘老师从英国带回来的一些实验手段,比如说当时的柱层析,我们合成了一些非常新颖的化合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想合成什么就合成什么。”

  刘老师常说,他这一辈子,哪怕就做那么一小个东西,只要对社会有一点点用处,他就觉得自己这辈子没有白活。刘老师的这些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化学学院的潘铃副教授也是其中一位:“不管我们做的这个东西是不是艰苦,只要是它能用,我就想把它做下去。 ”

  从小实验到大学问,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一届届学子相继走出校门,又走出国门。他们的足迹纵横寰宇,但却总能在老师的呼唤下回归原点,成了老师一样的东师学人。牛津大学博士后、化学学院的李亦菲副教授在谈到学成归来的原因时说:“当时为什么选择了有机化学,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想做刘老师的学生。为什么刘老师的很多学生在出国之后,只要刘老师说‘你回来吧’ ,大家都会把东北师大当作首选,这主要是一种感情所在。 ”

  今天的东师化学,已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机化学教师人数已达 22人,其中接近一半的成员,都是东北师范大学培养的优秀毕业生。2011年,美国化学学会会刊用 10页篇幅连续刊载了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团队的三篇不同文章,真正标志着团队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刘老师看来,搞科研就要形成一个自己的标签:“我们学科现在确实形成了几个方向,都有这个特色。在国际上,大家一看这个文章,就知道这是刘群的,这是张前的,这是毕锡和的,这是王芒的,非常清晰,一看就是他的,并且有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已经发展得很好了。 ”

  三十年,刘群老师坚持着有机化学的初心。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这份初心激励着他的学生们在困难的岁月中坚持研究,迅速成长,也呼唤着他们远渡重洋、学成返乡。今天,他们走上讲台,实现了那份最初的梦想———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上一条:向美而教的筑梦人——记我校首届郑德荣式好老师获得者文学院王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