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榜样力量 >> 正文

榜样力量

认真加强支部建设 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记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我校教育学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党支部

  • 发布时间:2019-06-21
  • 浏览次数:

  教育学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党支部(以下简称支部)成立于1999年,现有党员1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5人,支部党员平均年龄39.6岁。支部自成立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注重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建设思路,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方针政策的学习,在研究方向上彰显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

支部坚持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导向,不断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支部通过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先后组织了“学习先锋模范,争当优秀党员”、学习全国“师德楷模”黄大年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郑德荣先进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等系列学习活动。同时,支部既有集体学习,又重视党员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自学,还利用举办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的契机,认真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讲话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教育,办好农村义务教育》等基础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报告。

通过理论学习,增强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提高政治站位。支部党员意识到,作为高校研究基础教育的教师党员,应当自觉地把研究方向与党的事业需要和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支部党员在研究方向的把握和选择上,始终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扣农村教育领域热点,实施教学科研政治方向检查报告制度。近年来,支部党员教师的科研选题大多紧扣农村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如邬志辉同志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机制研究》,秦玉友同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背景下的农村教师结构调整及编制需求研究》等,无不彰显出坚定的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重大课题研究为平台,积极开展教育调查与咨政服务,向相关部门提交咨询报告,得到国务院、教育部领导的肯定;积极协助我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完成相关提案,服务咨政议政。

 

二、做实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在业务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针对支部党员中高级职称多、著名学者多、承担国家级任务多、赴校外出差调研多等实际情况,支部一方面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积极做党员的思想工作,不断激发支部内部活力,凝聚人心,切实帮助支部党员解决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

多年来,支部做到了“四个没有例外”: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没有例外,严格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没有例外,严格坚持谈心谈话制度没有例外,严格坚持履行党员义务没有例外。按计划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三会一课”,坚持重要事项深入沟通,日常事项经常沟通,积极了解党员思想动态,不断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此外,支部注重奖励机制的运用,建立了对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工作“双过硬”的优秀党员给予奖励的机制。以党支部日常活动参与度、工作完成质量、群众基础情况和支部党建贡献度为考核指标,对考评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在支部党员的业务奖励上,支部充分考虑其政治表现和思想认识,将这些表现作为其参选业务评优工作的重要指标。

支部对党员教育的重视,提高了党员的素质,激发了党员在业务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意识和热情。无论是在科研工作还是学生培养中,支部党员都立足本职岗位,处处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校外开展大型调研活动是研究院完成科研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大型调研”活动中,为推进调研工作顺利完成,号召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支部分别成立了8个临时党小组。由教师党员担任临时党小组组长,学生党员为小组成员,有力发挥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同时,支部党员教师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在思想上,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科研上,指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研究精神;在生活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困惑。教师与研究生定期见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建立了定期研讨制度,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及时发现研究生思想、学业与生活的问题与困难,答疑解惑。

三、实现“双促进”“双丰收”,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支部先后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支部党员曾荣获吉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8年,支部获批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

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直接推动了研究院的工作开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

基于大型课题项目的强力推进和农村教育经验的理论反思,支部党员持续提交高质量的教育政策咨询报告,多篇得到有关领导同志 的批示,并被国务院、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采纳,受到高度的认可和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15年,研究院入选“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017年,研究院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和“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高校智库A类); 2016、2017年支部党员秦玉友同志、刘善槐同志分别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2014年、2019年支部党员刘善槐同志、李涛同志分别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称号;2016年以来,支部党员获批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支部党员三年累积发表CSSCI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还有多名支部党员获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教育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

  今后,支部将在学校党委和教育学部党委的领导下,以全面提升组织力为目标,强化支部政治功能,继续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下一条:深学习,广实践,强规范——记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部研究生党支部